1. <output id="y605u"></output>
      <ins id="y605u"><option id="y605u"></option></ins>
      1. 賞詩詞網

        岑參

        岑參
            岑參(c閚 shēn)(約715年—770年),漢族,原籍南陽(今屬河南新野),遷居江陵(今屬湖北),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,去世之時56歲。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,氣勢雄偉,想象豐富,色彩瑰麗,熱情奔放,尤其擅長七言歌行?,F存詩403首,七十多首邊塞詩,另有《感舊賦》一篇,《招北客文》一篇,墓銘兩篇。

        參考資料

        加資料 加資料

        故事:墓中賬單

        阿斯塔那-哈拉和卓古墓群(位于新疆吐魯番市以東42公里處),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,有“地下博物館”之稱。而考古工作者在506號墓穴中,意外地發現了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岑參留下的一紙賬單。岑參的這張賬單,糊在一個獨特的罩在尸體的紙棺上。紙棺大小如木棺,只是沒有底。在阿斯塔那古墓,很多死者上面都罩著一個紙糊的棺材,并

        故事:教子

        公元752年,一天,岑參在武威辦完軍務,趕回西域,途經赤亭,戍邊的士兵讓他題詞、賦詩。岑參和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,也不托詞。剛題完一首詩,不料,擠在當中的一個小孩,隨口吟了出來。岑參有些吃驚,這里還有這樣的孩子。士兵告訴他說:“這個小孩子是個回鶻放羊娃,一次大風,這個放羊娃救了我們十三個士兵,是我們允許他在這放羊的。

        生平

        岑參(cén shēn)(715?~770),唐代邊塞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。唐朝南陽(今屬河南)人,后遷居江陵(今屬湖北)。曾祖岑文本、伯祖岑長倩、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。父岑植,仕至晉州刺史。   岑參10歲左右,父親去世,家境日趨困頓。他從兄屬學,九歲屬文。十五歲山居嵩穎,刻苦學習,遍讀經史,奠定學業基礎。2

        詩歌特色

        岑參詩歌的題材涉及到述志、贈答、山水、行旅各方面,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,“雄奇瑰麗”是其突出特點。岑參兩度出塞,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,在盛唐時代,他寫的邊塞詩數量最多,成就最突出。   在他筆下,在大唐帝國的偉大力量面前任何敵人都不能成為真正的對手,所以他并不需要寫士兵們的出色奮斗和艱苦犧牲,他要寫的是橫在戰士們面

        紀念館

        岑參紀念館位于荊州市,經過修葺布展的岑參紀念館全新亮相,干凈整潔的大廳里陳列著68幅書畫作品,岑參紀念館由省市區文化局下撥20萬元、岑河鎮人民政府籌資30萬元修建而成。

        文學成就

        颯颯如有人”(《暮秋山行》),“長風吹白茅,野火燒枯?!保ā吨链罅簠s寄匡城主人》)等詩句,都是詩意造奇的例子。杜甫也說“岑參兄弟皆好奇”(《美陂行》),所謂“好奇”,就是愛好新奇事物。自出塞以后,在安西、北庭的新天地里,在鞍馬風塵的戰斗生活里,他的詩境空前開擴了,愛好新奇事物的特點在他的創作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,雄奇

        評價

        岑詩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難的樂觀精神;藝術上氣勢雄偉,想象豐富,夸張大膽,色彩絢麗,造意新奇,風格峭拔。他擅長以七言歌行描繪壯麗多姿的邊塞風光,抒發豪放奔騰的感情。唐人杜確編有《岑嘉州詩集》,后人集據此演變。今人陳鐵民、侯忠義有《岑參集校注》。事跡見杜確《岑嘉州集序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唐才子傳

        老妇人性爱视频

          1. <output id="y605u"></output>
            <ins id="y605u"><option id="y605u"></option></in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