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商隱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,社會動蕩不安,政治腐敗的晚唐前期。社會病態紛呈,矛盾重重。李商隱出生于一個小官宦之家。少年喪父,他協助母親千里迢迢帶著父親的靈柩歸里。弱小孤男,撐持門面,傭書販舂,備嘗艱辛。家境困厄,不費學業,16歲即以文章知名于文士之間,先得白居易賞識,再得令狐楚知遇,對其培植獎掖。然科場不▼
愛情 李商隱畫像、李商隱的愛情生活,被許多研究者關注,部分原因在于李商隱以《無題》為代表的詩歌中,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致婉轉的感情,容易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。 關于李商隱的愛情,猜測的部分遠遠多于有實際證據的,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對此津津樂道,甚至象閱讀偵探小說一樣揣摩分析他的詩文,希冀發現切實的憑▼
與李商隱有關的傳說,散見于后世的史料筆記中。 五代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中記載: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個重陽節,李商隱拜訪令狐绹,恰好令狐绹不在家。在此之前,李商隱已曾經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陳訴舊情,希望得到提攜,都遭到對方的冷遇。感慨之余,就題了一首詩在令狐绹家的廳里:“曾共山翁把酒時,霜天白菊繞階墀。十年▼
詩歌成就 李商隱通常被視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詩人,其詩風受李賀影響頗深,在句法、章法和結構方面則受到杜甫和韓愈的影響。許多評論家認為,在唐朝的優秀詩人中,他的重要性僅次于杜甫、李白、王維等人。就詩歌風格的獨特性而言,他與其他任何詩人相比都不遜色。但用典相對較多,有晦澀之嫌。贊賞李商隱詩歌和批評他的人,所針對的都是▼
李商隱(公元813—858),男,漢族,字義山,故又稱李義山,號玉溪(豀)生、樊南生(樊南子),晚唐著名詩人。邠國公杜悰的表兄弟。他祖籍懷州河內(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轄沁陽市、博愛縣),生于河南滎陽(今鄭州滎陽)。19歲因文才深得牛黨要員太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,引為幕府巡官。25歲進士及第。26歲受聘于涇源節度使王茂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