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佚名
骨肉緣枝葉,結交亦相因。 四海皆兄弟,誰為行路人。 況我連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 昔為鴛與鴦,今為參與辰。 昔者常相近,邈若胡與秦。 惟念當離別,恩情日以新。 鹿鳴思野草,可以喻嘉賓。 我有一罇酒,欲以贈遠人。 愿子留斟酌,敘此平生親。▼
作者:蘇軾
十日春寒不出門,不知江柳已搖村。 稍聞決決流冰谷,盡放青青沒燒痕。 數畝荒園留我住,半瓶濁酒待君溫。 去年今日關山路,細雨梅花正斷魂。▼
作者:史達祖
西風來勸涼云去,天東放開金鏡。照野霜凝,入河桂濕,一一冰壺相映。殊方路永。更分破秋光,盡成悲鏡。有客躊躇,古庭空自吊孤影。 江南朋舊在許,也能憐天際,詩思誰領?夢斷刀頭,書開蠆尾,別有相思隨定。憂心耿耿。對風鵲殘枝,露蛩荒井。斟酌姮娥,九秋宮殿冷。▼
作者:辛棄疾
山路風來草木香。雨余涼意到胡床。泉石膏肓吾已甚。多病。提防風月費遍章。 孤負尋常山簡醉。獨自。故應知子草玄忙。湖海早知身汗漫。誰伴。只甘松竹共凄涼。▼
作者:蘇軾
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,作棲霞樓,為郡中勝絕。元豐五年,余謫居黃。正月十七日,夢扁舟渡江,中流回望,樓中歌樂雜作。舟中人言:公顯方會客也。覺而異之,乃作此詞。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。 小舟橫截春江,臥看翠壁紅樓起。云間笑語,使君高會,佳人半醉。危柱哀弦,艷歌余響,繞云縈水。念故人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