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牙
作者:王安石
千載朱弦無此悲,欲彈孤絕鬼神疑。故人舍我歸黃壤,流水高山心自知。▼
原文:
伯牙絕弦
作者:佚名
伯牙善鼓琴,鐘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鐘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鐘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鐘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謂世再無知音,乃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。▼
江神子·江景
作者:蘇軾
湖上與張先同賦,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,水風清,晚霞明。一朵芙蕖,開過尚盈盈。何處飛來雙白鷺,如有意,慕娉婷。 忽聞江上弄哀箏,苦含情,遣誰聽!煙斂云收,依約是湘靈。欲待曲終尋問取,人不見,數峰青。▼
李憑箜篌引
作者:李賀
吳絲蜀桐張高秋,空山凝云頹不流。 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憑中國彈箜篌。 昆山玉碎鳳凰叫,芙蓉泣露香蘭笑。 十二門前融冷光,二十三絲動紫皇。 女媧煉石補天處,石破天驚逗秋雨。 夢入神山教神嫗,老魚跳波瘦蛟舞。 吳質不眠倚桂樹,露腳斜飛濕寒兔。▼
聽鄰家吹笙
作者:郎士元
鳳吹聲如隔彩霞,不知墻外是誰家。 重門深鎖無尋處,疑有碧桃千樹花。▼
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/ 塞上聞笛
作者:高適
胡人吹笛戍樓間,樓上蕭條海月閑。 借問落梅凡幾曲,從風一夜滿關山。▼
聽蜀僧濬彈琴 / 聽蜀僧浚彈琴
作者:李白
蜀僧抱綠綺,西下峨眉峰。為我一揮手,如聽萬壑松。 客心洗流水,馀響入霜鐘。不覺碧山暮,秋云暗幾重。▼
夜坐吟
冬夜夜寒覺夜長,沉吟久坐坐北堂。 冰合井泉月入閨,金缸青凝照悲啼。 金缸滅,啼轉多。掩妾淚,聽君歌。 歌有聲,妾有情。情聲合,兩無違。 一語不入意,從君萬曲梁塵飛。▼
聽鄭五愔彈琴
作者:孟浩然
阮籍推名飲,清風坐竹林。 半酣下衫袖,拂拭龍唇琴。 一杯彈一曲,不覺夕陽沉。 余意在山水,聞之諧夙心。▼
聽彈琴
作者:劉長卿
泠泠七弦上,靜聽松風寒。(七弦 一作:七絲) 古調雖自愛,今人多不彈。▼
聽安萬善吹觱篥歌
作者:李頎
南山截竹為觱篥,此樂本自龜茲出。流傳漢地曲轉奇, 涼州胡人為我吹。傍鄰聞者多嘆息,遠客思鄉皆淚垂。 世人解聽不解賞,長飆風中自來往??萆@习睾`飗, 九雛鳴鳳亂啾啾。龍吟虎嘯一時發,萬籟百泉相與秋。 忽然更作漁陽摻,黃云蕭條白日暗。變調如聞楊柳春, 上林繁花照眼新。歲夜▼
聽流人水調子
作者:王昌齡
孤舟微月對楓林,分付鳴箏與客心。 嶺色千重萬重雨,斷弦收與淚痕深。▼
有瞽
有瞽有瞽,在周之庭。設業設虡,崇牙樹羽。應田縣鼓,鞉磬柷圉。既備乃奏,簫管備舉。喤々厥聲,肅雍和鳴,先祖是聽。我客戾止,永觀厥成。▼
大子夜歌二首·其二
作者:陸龜蒙
絲竹發歌響,假器揚清音。 不知歌謠妙,聲勢出口心。▼
琴歌
主人有酒歡今夕,請奏鳴琴廣陵客。 月照城頭烏半飛,霜凄萬樹風入衣。 銅爐華燭燭增輝,初彈淥水后楚妃。 一聲已動物皆靜,四座無言星欲稀。 清淮奉使千馀里,敢告云山從此始。▼
幽澗泉
拂彼白石,彈吾素琴。 幽澗愀兮流泉深,善手明徽高張清。 心寂歷似千古,松颼飗兮萬尋。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,叫秋木而長吟。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,淚淋浪以沾襟。 乃緝商綴羽,潺湲成音。 吾但寫聲發情于妙指,殊不知此曲之古今。 幽澗泉,鳴深林。▼
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
昨夜誰為吳會吟,風生萬壑振空林。 龍驚不敢水中臥,猿嘯時聞巖下音。 我宿黃山碧溪月,聽之卻罷松間琴。 朝來果是滄洲逸,酤酒醍盤飯霜栗。 半酣更發江海聲,客愁頓向杯中失。▼
春夜洛城聞笛 / 春夜洛陽城聞笛
誰家玉笛暗飛聲,散入春風滿洛城。 此夜曲中聞折柳,何人不起故園情。▼
省試湘靈鼓瑟
作者:錢起
善鼓云和瑟,常聞帝子靈。 馮夷空自舞,楚客不堪聽。 苦調凄金石,清音入杳冥。 蒼梧來怨慕,白芷動芳馨。 流水傳瀟浦,悲風過洞庭。 曲終人不見,江上數峰青。▼
春夜聞笛
作者:李益
寒山吹笛喚春歸,遷客相看淚滿衣。 洞庭一夜無窮雁,不待天明盡北飛。▼